轉載自:洱源發布
煉鐵鄉把脫貧攻堅工作作為最大的政治責任、最大的民生工程,在基礎設施建設上下足繡花功夫,著力補齊發展短板,群眾生產生活條件明顯改善,激發了群眾發展生產的內生動力。
牛桂丹村是全縣17個重點貧困村之一,全村轄10個村民小組,共260戶898人,海拔在2500米至3000米之間。由于受諸多因素制約,一直以來,村里基礎設施十分薄弱,群眾出行難、用水用電難、住房條件差等問題突出,說到五、六年前道路對生產生活的影響,村民楊學明印象深刻。
牛桂丹村楊家村民小組村民 楊學明:以前后輪驅動的拖拉機都上不來,下雨天要推的推拉的拉,一村子的人下去才拉上來,需要幾片瓦蓋房子都困難,買的時候一片瓦一角二,運到這里就是三角幾一片,運費比買瓦錢都還貴。
隨著脫貧攻堅工作的縱深推進,全長5900多米的小高羅到梅茨坪道路硬化全面完工,項目總投資400多萬元,有2個行政村7個村民小組共500多名群眾受益。
記者 趙麗娟:這里是牛桂丹村楊家村民小組,五年前記者來采訪的時候,這條路還是凹凸不平的土路,從村委會到這兒雖然只有五公里多的路程,但卻走了半個多小時,因為轎車根本無法通行。而現在,這條路已經全程硬化,今天我們從村委會到這兒只花了十多分鐘時間。
楊學明家屬于楊家易地扶貧搬遷點搬遷戶,他說搬遷之前由于用水、用電條件差,不僅生活不方便,還阻礙了家里養殖業的發展。
楊學明:電桿矮的矮高的高,五米電桿矮的太多,既害怕又不安全,而且只是照明電,洗衣機也帶不起,機械動力也帶不起,以前飲用水都是時有時無。
2016年,楊學明家不僅搬進了新居,還接通了自來水和電,實現了“廚衛入戶”。
楊學明:電網改造了以后就帶得起洗衣機,電飯煲,電磁爐,還有粉碎機,現在樣樣都方便,原來衛生間也沒有,現在衛生間也有了,洗澡間也有了,白天在田里干活回來可以洗澡,很方便。
水電路等基礎設施的改善,在解決牛桂丹村群眾生產生活困難的同時,激發了大家脫貧致富的內生動力,村里家家戶戶養牛羊、抓生產,基本達到了“挪窮窩、換窮業、改窮貌”的目的。
楊學明:現在我們一村子的房子都建好了,生活也好,條件也好,吃的、穿的都好,房子也是住的新房子,現在日子越來越好過,真的幸福。
僅2019年,煉鐵鄉共投資3376.76萬元,實施了千億斤增糧項目,申報了17個進村民小組、村內道路硬化項目,20個人畜飲水建設項目以及一個基礎設施建設項目。
煉鐵鄉黨委書記 李偉?。?/strong>通過這些項目的實施,極大地改善了我鄉群眾的出行、住房、飲水等生產生活條件,村莊人居環境明顯改變,群眾的滿意度和幸福感不斷提升,切實鞏固了全鄉脫貧攻堅的成效。
主辦單位:大理州商務局 | 承辦單位:大理州電子商務公共服務中心
運營單位:大理鄉土公社電子商務有限公司 | 辦公地址:大理市下關鎮關平路39號
咨詢電話:0872-2129116 | 電子郵箱:ser@xtgs.cn | 技術支持:大理鄉土公社電子商務有限公司
微信公眾號